叶羽晴川专栏——茶之迷误之三不能正经地泡茶

■作者:叶羽晴川

 

 

说起泡茶,没有几个人觉得这是难事。没有几个人会真正认为自己不会泡。即使说“自己不会”,那也只是谦虚,客套一下而已。即使你再会泡茶,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所有的赞美也基本属于客套的范畴。

 

茶文化的历史说起来已经有几千年了。甚至可以说茶文化和中华文明一起成长的。虽说茶通六艺,也说茶、古琴、书法、绘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然而,古琴从制作到弹奏都有清晰规则和脉络可循。流传下来的有名琴,有名曲,有弹奏的名家。当然,书法和绘画就更为齐全的了,历史不仅有制笔的名家,著名的宣纸、著名的砚台、有名的墨,更有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当然也有大量的名作。

 

 

反观茶文化,我们可能有名茶,名山。关于名茶制作,以及制茶名家,却难得一见。即使是宋徽宗赵佶,虽然写有《大观茶论》,然终究也只能算是一个玩家。即使再宋代的龙凤团茶,也是出于无法恢复的状态中。至于制茶的传承,目前也还没有见到清晰严格的传承脉络。制茶尚且如此,泡茶就更加不堪一提了。

 

关于泡茶用水,一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就概括了所有。

 

关于热源“炭火”是在滋味呈现上的最佳选择,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基于环境所囿,炭火在更多时候成了玩弄情调的手段了。

 

泡茶器和品茶器,更不用说,奔着好看就去了。

 

 

面对一杯茶,我们有太多的诱惑了。茶,茶山,美(可以旅游,有美食,可以见自己从未见之人,之事,之物。)。壶、杯,有画,有矿,有坑口,有名人,有历史,甚至有收藏增值的可能。有制壶名家(造型工艺高超,对于茶汤的呈现,对于泡茶者使用的利弊从来不置一词。)。

 

即使今天我们论起茶具,也有所谓五大名窑的说法,然而,和紫砂壶一样,在论起这些名窑的时候,更多的是讨论器型之美,工艺之难,数量之少。所谓的茶中名器——建盏。更多是应着宋代点茶而诞生的。更多是作为满足视觉审美的设计而出现的。我们不能否认其工艺的难度,甚至是视觉审美的高度,然而,对于一个专注于味觉审美的追求者来说,它的美恰好是障碍。

 

 

正因为自古以来,对于泡茶这件事,对于茶的味道,都处于“兼得”的地位,从而导致了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耽于泡茶的名家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就目前中国茶文化的氛围来说,不论是冠之以“茶道”,还是“茶艺”,也只是说明了我们“茶人”有一颗向上之心。也恰恰说明了,当前对于泡茶这件事,大家还是觉得和“艺”与“道”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宛如佛教的修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离苦得乐”,悟出“空”境。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尚处在“苦”境中,还在“不空”的状态中。

 

 

没钱的人,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挣钱,所以他的思路,以及随时提到的都是挣钱。对于已经赚足了钱的,他想到的更多是如何去投资,花钱。纵观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艺术家整天会说自己是在做“艺术”,他们会说自己在“画画”,“写字”,“弹琴”。当画画好了,当字写好了,当琴练好了,大家都会说他是艺术家,而不用自我标榜。

 

当写字终于从日常生活中升华为艺术,蜕变成视觉的审美,其创作工具一直都围绕着创作者更好的表达和表现而来。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古琴,古琴的在制作时,对木材的选择的首要条件是“是否更好的呈现声之美。”也正是基于此,所以,古琴的原材料用的是桐木,或者是杉木。这些木材的价格相较于著名的红木诸如黄花梨等可能就有天壤之别了。蔡邕作焦尾之琴之所以为美谈,一则他能识材用,二则他是化腐朽为神奇,而非豪掷千金,采购难得之货。若真是如商贾搜罗奇珍之心而得古琴,是嗜欲太深,嗜欲太深者天机浅,怎得琴音清正?这是制琴者对于材质的基本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对“声”的表现。毕竟琴,是达成听觉审美的工具,作为一个工具,它最重要的就是能达成完美呈现最终的表达结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今制琴名家都把能否更好地呈现“声”的美妙作为选择原材料的第一原则。

 

 

再来看看作为泡茶重器的紫砂壶,从僧人叫卖五色土的传说,到各大名家对紫砂工艺的改进,让紫砂壶的造型更符合文人气质。也由此,紫砂壶大兴。也正是因为如此,紫砂壶的设计思路从最初的实用器蜕变成工艺品。当然,这也符合“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也正因为如此,对茶味的追求也就理所当然的退到次要位置上了。一把好(看)的壶,兼之好用,对于一般的爱茶人来说就是惊喜了。就目前来看,鲜少有爱茶人(未必是真正喜欢泡茶的人)是因为好用而选择了一把紫砂壶。当一个足够专业的泡茶者在选择茶具的时候,首要原则必然是基于好用。其好用体现在大小(容量是否满足需要,而又符合个体操作的便利),其造型是否符合完成操作时的各项需求,不生挂碍。比如一把好的紫砂壶,容量能够满足基本的泡茶需求,同时流口的设计满足出水圆润有力,壶把的设计和整个壶身的重心在操作时做到最佳的平衡,这才是一把好用的壶。

 

遗憾的是,无论我们专业的茶文化人,还是紫砂壶工艺大师,提起紫砂壶,无不是“老泥”“大师”“难得”,能和茶味关联起来的,几乎为零。

 

无论艺术也好,技术也好,如果最终不能实现为我们的生命服务。我们只是占有,而不是更好的利用,技术也艺术最终也就成为我们的羁绊。

 

当然,在此需要郑重声明的就是:我们追求“味觉的审美”,并不是否认其他的审美方式带给人们的幸福感,以及相应的美感。同时也肯定这种幸福感和美感并不会比“味觉审美”所带来的有高下的区别。

 

 

茶,入口而得味。诚如琴得声,书画得形。味是茶最终之相,声是琴最终之相,形是书法最终之相。古人云“物有本末,是有终始。”已经说明,万事以终为始,一切都要围绕着初心开始。故而,以终为始,方不至忘却初心。所以,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应当围绕着“味”开始。

 

茶如人生,不是从茶叶的沉沉浮浮中看,也不是从先苦后甜中看,更应该从习茶中寻味而来,最终却是得色(买了一堆茶具、茶器)而去。自身的素养心胸却未见得有提升。也正是如此,我们更能体会到初心易逝和易失吧。这才是茶如人生的真谛。

 

 

一杯茶,寻味的过程中,处处小心,处处精心,入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泡茶者的自在和从容更是来自于日常对基本功的练习和坚持上。

 

当基本功尚不扎实的时候,关于境界和修行都是妄言。

 

 

【作者简介】

叶羽晴川:20年茶文化研究、传播。20余本茶书的作者。作品同时在台湾、韩国出版。

“茶,味觉的审美”、“泡茶,是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首倡者。

认为泡好茶是有路径和方法的,对于泡茶过程中每一个器具的选择、每一个动作的选择对茶汤滋味的影响都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刻意和专业的练习,“泡好茶成为必然。泡坏了是意外。”在泡茶的过程中,通过对茶汤滋味的追求中实现点点滴滴的自我观察,修正自己,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个结果是自然而然实现的。

泡茶和其他的艺术创作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创作过程中的情绪表达方式、以及最终结果的呈现也是一致的。因此,泡茶的过程本身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本文配图摄影/郑林溪

 

 

2020年1月8日 15:3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