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有机”托起茶乡农民小康梦

■作者:陈昌霖 ■来源:凤冈县融媒体中心

 

素有“黔中乐土”美誉的凤冈县,锌硒茶、肉牛、红心柚、蜂蜜、有机蔬菜等一系列有机农产品走俏市场。这些农特产品,凤冈人亲切地称为“一片茶叶、一头肉牛、一筐土特产品”,并将其视为凤冈的骄傲。这是凤冈县大力实施“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结果,“良心产业·有机凤冈”正托起茶乡农民的小康之梦。

 

一片茶叶,闯出品牌发展新路

 

生物防治病虫害。

 

上天赋予凤冈这片富含锌硒的土壤,铸就了凤冈锌硒茶。“这些年来,县委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美’作为‘百姓富’的基石,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凤冈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县委书记王继松说。

 

“好山好水好风光,富锌富硒富饶地。”全县按照“畜—沼—茶”(果、蔬、稻、鱼)生态循环有机种养模式,推行沼气、太阳能等清洁化循环式生产,拓展畜—沼—茶(林、果、蔬、粮)循环发展,30多万亩优质茶园支撑绿色优势产业。

 

“来!来!来!你看,我们用手机扫描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可以追溯到这款茶叶的采摘基地、加工时间、包装日期等所有信息……”初冬时节,走进凤冈县浪竹茶叶公司,董事长陈其波正在向贵阳顾客作演示介绍。

 

近年来,凤冈县按照有机生态茶标准,从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包装、储存、运输过程全部清洁化无污染,在茶叶包装上贴上二维码,电子标签一物一码,建立可追溯体系,价钱卖得起价,茶叶不愁卖。去年,茶叶产量达5.5万吨,综合产值达70亿元,2019年出口茶叶达5933.1万美元,20多万茶农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 。

 

“坚决拥护质量监管规定,严格执行锌硒茶贵州地方标准,坚守质量,严格茶园基地管理,保证茶叶生产质量安全,遵守茶园公约,决不施用高残留农药和除草剂,坚决维护‘凤冈锌硒茶’品牌形象……”每年民间祭茶大典,来自全县茶叶企业代表和茶农代表在仙人岭广场陆羽塑像前庄严宣誓,做良心茶叶人、生产良心茶,助力凤冈锌硒茶提质增效。

 

紧盯舌尖上的安全和市场需求,对茶叶质量安全实行多级防控管理,在茶园安装高清视频摄像头239个,在茶叶加工厂房安装摄像头150多个,建成11套茶叶追溯系统软件,实现茶叶种植管理、质量检测、加工包装等全程在线数字化管理和可追溯信息的查询,茶园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全覆盖。目前,全县实施二维码、有机码追溯的茶叶企业总数已达到14家,30家茶叶企业进入“贵州省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上线运行,20家企业进入新华数讯云平台,凤冈锌硒茶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共获得国家级金奖59枚,银奖17枚。

 

走进田坝茶区,茶园的木柱顶端安装的摄像头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摄像头是为保障茶园质量安全而安装的。陈其波告诉笔者:“我在任何地方打开电脑就能清楚地看到茶园里的动静,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有没有人乱打农药乱施化肥的。”

 

如今,凤冈锌硒茶远销欧美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荣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生态产茶示范县”等殊荣。全县正大力推动电商发展,标准化种植,清洁化加工,实现了价格和种植面积的跨越式增长,闯出品牌发展新路子。

 

田坝茶园喷灌。

 

一头肉牛,多点发力助农增收

 

“以前养牛为糊口,如今养牛为致富。”在凤冈县,这句话已成为许多养牛户的口头禅。凤冈县通过不断的政策扶持,引进10多家企业入驻,让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全县肉牛存栏11.2万头、出栏2.6万头,肉牛交易量达4.6万头,种植优质牧草6.2万亩,跻身贵州省肉牛产业重点县和养牛大县,带动了781户贫困户2835人稳定增收脱贫。

 

肉牛养殖场。

 

凤冈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华介绍:“近年来,凤冈县把肉牛养殖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推行“肉牛寄养”工程,采取“支部+特惠贷+合作社+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的寄养模式,降低贫困户成本及市场风险,为全县1200多户贫困户寻找了脱贫增收路径。”

 

“去年,我在和记公司领养了60头牛,除去喂料成本,纯收入近30万元,不需要垫支更多的本钱,不担心牛生病,公司给牛买好保险的,只要精心饲养就是稳赚不赔。”土溪镇鱼泉村领养牛户吴兴凤谈起领养牛致富增收时,满脸笑容。

 

和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贫困党员”的发展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能繁母牛、育肥牛,并为农户购买保险和贴息,让农户代养,每年放养、寄养给农户边放边回收有50多户,寄养牛达750余头。

 

各养牛企业通过和农户签订牧草和玉米订单种植,实行统一收购,保证肉牛品质,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仅龙滩口养牛场每年收购的玉米秸秆在7000吨左右,辐射新民村周边的2000户农户,付给农户牧草款400多万元。

 

如今,凤冈还把肉牛养殖、种植与餐饮、旅游结合,加快推进肉牛深加工项目建设,力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个坝区,打造农业产业集群

 

坝区农业。

 

“长产业上山,短产业下坝”。凤冈县以500亩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双有机产业”通过专家评审为契机,建集中连片坝区34个。县委书记王继松挂帮进化镇临江坝区,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华挂帮琊川镇朝阳坝区,其他县级领导也分别挂帮了产业坝区,坝区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走进永安镇崇新村坝区,20名身强力壮的农村党员组建的党员合作互助队,正义务帮缺劳动力的农户犁地,10多台旋耕机机机争鸣,一片忙碌。“我一辈子不会忘了他们的,忘不了党的好政策,党员合作互助队免费帮我家犁地、栽油菜,不吃我家饭,不喝我家水,真的太感谢了。”双联组75岁老人王才斌眼里噙满泪花说。

 

推行“河长、土长、林长”制,促进“双有机”产业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建大中型沼气池42座,建投产有机肥生产厂3个,年生产销售有机肥5万吨,逐步实现有机肥施用全覆盖,畜禽粪污利用率达90%,茶叶、肉牛、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相得益彰。

 

在贵阳省城,来自凤冈县的数十种农副产品刚运到贵阳市市北路深山手工农产品店,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排队抢购。“凤冈的蔬菜很新鲜,一眼就看出没有污染,安全健康,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口感很好,太赞了,我加了老板的微信,想买什么通过微信预定。”市民史女士说。

 

近年来,随着凤冈县特色农副产品持续升温,以易仕光、周信刚等为代表的凤冈人在贵阳的各大楼盘小区开凤冈深山农特产品店铺40余家,一大批来自凤冈的特色农副产品受到贵阳市民的热烈追捧。据了解,每年各商户在凤冈采购货品共2000多万元,销售额3000余万元,带动凤冈本地商户上百户,链接群体上千人。

 

“我已经把凤冈的各种特色农副产品发到朋友圈了,一会儿工夫就收到了上百个点赞。”贵阳市民杨菊花女士说。

 

目前,全县农业产业绿色认证获证企业7家,产品11个,有机认证面积达到4.99万亩,认证产品数达到111个。全县坝区落实辣椒种植17万亩,红梁1.51万亩,新增精品水果8561亩,新增蜜蜂5000群,优质水稻20万亩,牧草种植8.5万亩,食用菌1293.3亩,生态禽养殖212.67万羽。

 

狠抓农特产品质量安全,2019年,全县出动执法人员429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123家,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30家,定量监测300个,抽检合格率100%,定性检测1901个,合格率99.45%。

 

农业兴、百业稳。如今的凤冈,正在从“农业大县”向“双有机大县”迈进,茶乡农民的小康之梦就在眼前。

 

2020年1月13日 11:0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