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脱贫茶”成了“金叶子”

■来源:中国质量报

 

“冰碛岩、七星灶,金花朵朵药;八木春、九重工,雪峰山水冲;十两卷、百两饼,茶马古道饮;千两茶、万年藏,盛世茶都香。”这首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湖南安化民谣,道出了安化黑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生态环境。

 

1月12日,湖南省安化县委、县政府与中国报业协会在京共同主办“茶旅文康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会上,安化县委副书记王新宇推介了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列入重点打造的农产品三大品牌之一。王新宇说,自2006年起,安化县委、县政府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安化黑茶产业作为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一张蓝图绘到底。14年间,安化实施茶旅文一体化战略,致力扩基地、提品质、强品牌、拓市场,加快安化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安化县近10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因茶致富,安化黑茶产业已成为区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数最多、成长性最好的主导产业。

 

一片小茶叶,如何“变身”脱贫大产业,谱写出安化县域经济发展、富民强县的新篇章?据介绍,安化因茶置县,是中国黑茶之乡、万里茶路的起点。同时,安化也是中国紧压茶的摇篮。王新宇说,第一块黑砖茶,第一块花砖茶,天尖、贡尖、生尖等黑茶珍品以及举世瞩目的世界茶王——“安化千两茶”,都诞生在这里。

 

回望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历程,安化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英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安化始终坚守科技兴茶,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全程标准化。

 

为了做好脱贫茶文章,安化县从黑茶品质入手,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完整的产品标准体系,除了拥有13个省级地方标准、8个国家标准外,目前,又有4个省级地方标准通过评审;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批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同时,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行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实现采摘、毛茶加工以及包装、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多个企业已建成从鲜叶到成品的全自动化流水线,湖南华莱公司、中茶安化茶厂和盛唐黑金公司的黑茶饮已建成保健食品级GMP生产线。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安化县还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路。湖南华莱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进驻黑茶产业的湖南华莱公司,本着“举一个龙头,兴一个产业,活一个市场,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积极建设扶贫基地,打造扶贫车间,建立扶贫生产线,为扶贫工作量身定做“富民茶”。其中,扶贫基地让400户贫困农民直接受益;扶贫车间为121名建档立卡贫困农民提供了固定工作岗位;扶贫产品则从销售的每一片“富民茶”中提取5元,用于公司产业扶贫项目。同时,湖南华莱公司还通过委托帮扶、股份帮扶的形式,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茶苗、农资和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鲜叶等措施,积极助力县内2万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企业”,目前,湖南华莱公司安置长期就业人员4000余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茶农及茶叶生产相关人员9.67万人,其中贫困农户2.32万人,为实现精准扶贫、带动茶农致富、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念好“茶经”强产业,脱贫茶叶变“金叶”。2019年,安化县茶园面积达2.33万公顷,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35万人,茶叶加工企业158家,茶产业综合产值220亿元,茶产业税收两亿元,连续11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前10强,为全县如期脱贫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安化黑茶也因此成为茶界“黑马”,领跑单茶类增幅,品牌估价突破30亿元。

 

茶叶不仅是个“宝”,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茶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肖伟群介绍说,近年来,有机、生态、观光的“茶旅结合”理念深入人心,安化将茶产业发展与茶园观光、民俗风情、林旅融合、森林康养等有机结合,推进茶山、茶湖、茶带、茶路建设,形成“以点集群、连群成廊、走廊带区、片区发展”的全景旅游体验格局,山城安化实现华美蝶变。

 

2020年1月23日 20:2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