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起跨越看泰顺•共富故事丨25年,定点帮扶“考卷”如何答?——浙江省纪委帮扶泰顺纪实

夏日的浙江温州市泰顺县仕阳镇万排万亩茶园,满目苍翠,让人神清气爽。

万排“醉美茶园”。王杰摄

走进万排泰龙茶厂的生产车间,浓浓的茶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有序作业,自动化制茶设备加速运转,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茶厂负责人谢细和告诉记者,随着无公害生产规程和标准化采摘技术的推广,茶叶产值喜人,现在茶叶年产量约300吨,年产值超300万元。

谢细和的茶厂前身是由浙江省纪委省监委帮扶工作组积极引导当地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

“我们在全国建有七个连锁店,除实体店外,线上有淘宝店,还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谢细和说,泰龙茶厂的建立,不仅带动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还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其实,1997年之前的万排,虽有“茶叶产”但却没有“茶产业”,媒体描述“贫困程度超乎想象”。

“交通不畅、创业无门,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政策扶持……”这是跟谢细和一样回乡创业人的感受。

自1997年开始至2018年底,浙江省纪委定点挂钩结对泰顺县万排扶贫工作,对万排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工作。在浙江省纪委的指导帮扶下,万排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茶叶为主的产业支柱,通过深化扶村帮户,让万排从“输血”变成了“造血”。

现如今的万排,茶叶已成当地的支柱产业,交通便利,万亩茶园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整洁有序的村庄,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

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任接一任的纪委干部的帮扶,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参与并见证这片热土走向繁荣。

2000年7月,浙江省纪委、浙江省监察厅帮扶泰顺县万排打造茶叶科教示范园区。光明网记者 陈畅摄

扶民生 守清廉

走进泰顺县罗阳镇岭北社区村尾村,一阵细雨洒落,不多时,阳光透过云层,整个村落空气清新,美丽宜人。

村尾村位于泰顺县城西北浙闽交界,天关山北侧,毗邻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村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0%。村庄内拥有千年古道、过村溪流、水尾滩林、同乐廊桥、古树名木、民厝民居、古民风俗等生态景观和人文资源。村尾村有3个自然村,共有户籍人口489户1671人。

随着仙岭公路改造提升拓宽通车,鹿-泰乡村振兴示范点、古韵意境乡村振兴示范带、最美乡愁村、原乡政府驻地小城镇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实施,以及村尾、板场列入温州未来乡村泰顺县的唯一一个村域型试点,村尾村的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村尾村风光。胡静念摄

“现在,水清天蓝。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潘长宋是村尾村村民,村尾村的变化,他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据潘长宋回忆,在2012年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结对帮扶村尾村以前,村民房屋没有统一规划,电力管线乱象丛生,河道边乱搭乱建,影响村容村貌。滩涂因没有治理,臭味熏天。

这一点,村尾村现书记潘成柱有相同感受:这十年,村尾村变化很大。现在山也绿了,水也清了,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好了。以前村集体收入为零,现在村集体每年有60多万元以上的收入。

据岭北社区书记张宗朝介绍,2012年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结对帮扶村尾村以来,先后完成一二三期外立面改造、强弱电改造、污水处理、仙岭公路改造提升工程、整村运营等项目,协助当地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村尾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基层村居治理稳定有序,并先后荣获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21年村尾村集体总收入81.0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1.98万元。

“以前我们这里是上访村,现在基本没人上访,因为现在已经由‘村干部说了算’变成了‘村民说了算’。”村书记潘成柱说,自从浙江省纪委省监委驻村帮扶以来,村委每一笔收支都要求公开透明,每一件大小事村民都要参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农民真正受了益。

近年来,泰顺县深化清廉村居建设,依托“清廉驿站”,推动“数智”运行,强化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派驻在泰顺的挂职干部通过创设党风廉政季度专题会等制度机制,推动研究起草的《15 项“清廉村居” 制度汇编》在村尾村先行先试,不断规范基层治理。并常态化邀请浙江省纪委省监委在泰挂职干部理论宣讲团走进村尾村,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农村清廉教育。

“接续帮扶,造福一方”

泰顺是浙江最南端的一个山区县,隶属温州市,距离省城杭州400多公里,是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自199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建立定点挂钩扶贫制度以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就开始联系泰顺。

李志雄是浙江省纪委省监委机关驻村工作组常驻成员,也是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第12批农村工作指导员,同时挂任泰顺县罗阳镇党委副书记。

2021年8月31日,李志雄正式来到泰顺县岭北社区村尾村开始驻村帮扶工作,主要工作是落实好浙江省纪委省监委机关驻村工作组结对帮扶工作部署。

在近一年驻村帮扶工作期间,李志雄与当地许多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也让他的工作更加充满动力。

纪委干部搞“三农”工作是“门外汉”,但在李志雄看来,老一辈纪委干部迎难而上,破解一个个难题,做出一项项成效,靠的是开拓创新、攻坚破难的精神。

在温州泰顺,曾有一批干部被亲切地称呼为“扶贫外婆”和“扶贫舅舅”,这是泰顺老百姓对方芳、曾江一等老一辈浙江省纪委干部帮扶工作的高度肯定。

今天,在泰顺,浙江省纪委省监委一群年轻的干部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继续坚守初心使命,创新、巩固脱贫成果。

在他们的接续帮扶下,村尾村先后入选浙江最美乡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首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省级首批未来乡村试点。

去年以来,村尾村还充分挖掘梯田资源和五古文化,发展乡村美食、乌米产业、田园旅居、亲子休闲、研学教育等主题业态,依托强村公司整村开发运营,打造形成乡村慢生活街区、娱乐研学体验区、高山田园旅居区、五古五福游线,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2021年,全村游客总量逆势增长,突破6万人次,同比增长90%以上。

据泰顺县纪委常委林正瑜介绍,25年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专门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驻村帮扶工作组,先后选派7位副秘书长、12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帮扶泰顺4个乡镇12个村,协调30多个部门单位,累计落实大小项目81多个、资金超亿元,一步一步帮扶当地脱贫致富。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8月12日 22:0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