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匀毛尖:“东方树叶”解码“惠民密匙”

■来源:中新网贵州

都匀毛尖,扎根原生净土,千年传承,历久弥香;都匀毛尖,顺应时代,接续发展,春山可望。“把都匀毛尖茶品牌打出去”,近年来,黔南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目标,着力推进都匀毛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融合发展,百年世博名茶绽放出新的光彩。

风景秀丽的独山县影山镇茶海 徐朦摄

山中一片茶 云上一缕香

六月仲夏,黔南的山里晴雨交替变换,在海拔1700米的螺丝壳,山中有茶,雾里带香,航拍机俯瞰,一垅垅茶树绵延不尽、葱郁青翠。这里是北纬30度,被称为世界绿茶生产的“黄金纬度”,是中国的绿茶优势产业带。

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黔南种茶历史悠久,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的独特气候和有机质、无公害的生态优势,赋予了都匀毛尖香高鲜郁、味醇鲜美的特质,成为贵州省主打的“贵州绿茶”四大子品牌之首,是贵州好生态的“代言茶”。

都匀毛尖茶优的秘诀关键在于“绿色”,从好原料变成好产品,绿色生态贯穿始终。早在2008年,都匀毛尖茶就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品质,冲破欧盟设置的210余项农残检测“绿色壁垒”,成功进入欧盟市场,向世界亮出了绿色茶、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的身份。

在黔南,茶叶是践行绿色发展、培育生态产业的重要资源基础。茶产业是黔南州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是黔南州明确重点打造的四大农业产业之首。全州12县(市)均产茶,现有茶园161.8万亩,投产茶园121.2万亩,已成功创建10万亩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都匀螺丝壳、贵定云雾、平塘大塘、独山影山、瓮安建中等5个省级茶叶高效示范园区。2019年全州茶叶产量4.48万吨、总产值67.3亿元(人民币,下同)、茶叶出口额达1.32亿元。

都匀毛尖,既包含了历史上苗岭山脉中段都匀所产之茶,也包含了今之黔南所产制的绿茶。其中,瓮安欧标茶是黔南茶产业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的典范,通过充分利用旱坡地、弃耕地、宜茶荒山(草坡)、低产低效林建设欧标茶园,建成3.2 万亩整园大数据信息采集终端,1800 亩黄金芽示范基地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茶树长势以及茶园PM2.5 值、温度、湿度等情况,从源头上对欧标茶园禁用的63 种农药强化监管,按照欧盟483项进口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严把茶叶质量关,提升“欧标茶”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黔南州还在大力推广太阳能频振杀虫灯、粘虫色板及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在贵定,178个智能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灯已投入使用,覆盖面积超过1万亩,每个灯覆盖约30至50亩,每亩可提高500元产值。同时,智能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灯添加了无线通讯模板,可以将杀虫灯的运行状态和采集的数据实时上报到云端,足不出户便可远程查看杀虫灯的工作状态和其他保护状态。

近年来,黔南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聚焦“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奋力做大茶产业,促进脱贫增收,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全州茶产业走上了一条“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产业化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走出去请进来 擦亮黔茶茗片

素有“千年贡茶、百年金奖”之美誉的都匀毛尖,早在明代就被列为上贡之佳品;百年前,贵州将都匀毛尖送上国际舞台,惊艳五洲四海;60多年前,都匀茶农采制上品毛尖茶寄给毛主席,珍获亲笔命名。“中国十大名茶”、“上海世博十大名茶”、“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时光荏苒,都匀毛尖的一缕茶香伴着百余个世界级、国家级奖项,已经越过了漫漫时光。

强化标准体系是做强茶品牌的根本,黔南州修订发布《都匀毛尖综合标准化体系》,茶青原料、加工、成品包装全程实行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工艺,建立品牌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茶叶抽检制度,建立二维码溯源体系。

黔南举全州之力统一打造“都匀毛尖”区域公用品牌,都匀毛尖证明商标、地理标志等品牌事项收由州政府统一管理。并制定出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匀毛尖品牌管理办法》、《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使用及管理办法》等,有效推动都匀毛尖品牌统一管理。全州围绕“都匀毛尖”建基地、搞生产、促营销,逐步建立了严格统一的标准化品牌管理体系。

坚持品牌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重点在央视、机场、高铁等抢占有利位置投放都匀毛尖广告;开设都匀毛尖官网,在广州设立都匀毛尖南方运营中心和在西安设立西北运营中心等向外界宣传展示都匀毛尖品牌。

同时,坚持以茶事、赛事活动作为推进科技兴茶、提升茶叶品质和繁荣发展茶文化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以来,黔南连续4年成功举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努力搭建面向

会”这一平台上实现了产销双方、供应和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促成了更多的商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有效提升了都匀毛尖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今年都匀毛尖春茶产量达1.07万吨,产值达36.74亿元,为黔南50万茶农带来了收获的喜悦和致富的希望。都匀毛尖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州茶叶基地面积、产量产值、品牌效应大幅提升,以都匀、贵定、瓮安、平塘等为代表的重点茶叶生产基地产业带初步形成,茶产业已成为黔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农增收特色支柱产业。

茶业兴富民 茶旅融富村

“茶”字是上草下木中间有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黔南,一片茶叶,从茶农管理茶树、采摘茶叶、炒制干茶开始,到各地茶商收购、运输都匀毛尖,销往世界各地,再到茶叶投入茶客的杯中,香茗四溢。一片茶叶的命运,连接起许多人的生活。

平塘县大塘镇新光村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贫困面大,有“云上大塘”之称,这里是毛尖茶的主产区之一,素有“贵州春茶第一壶”的美誉。今年3月初,春茶开采没几天,新光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接到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茶叶订单。“2010年我从政府那领了一批茶树苗,栽到自家的几亩地里。后来陆陆续续扩建,如今有10亩茶园,年产值达2万多元。”新光村贫困户罗国虎靠着种茶脱贫,建起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平塘县着力构建“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比如新光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83111”利益联结机制大量加工夏秋茶,提高了茶农采茶积极性,预计每户茶农年采摘茶青收入可达13800 元,还能额外享受合作社红利。

在利益联结上,瓮安县黄红缨茶业公司摇起了带贫致富的大旗。公司依托茶产业带动当

地基础设施与综合配套建设,提供1786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逾1.18万元,年用工支出10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9户743人实现脱贫摘帽,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都匀毛尖春茶采摘依旧如火如荼,市场销售也在回暖,

甚至超出了预期。都匀市背篼姑娘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标霞表示:“从预售到开售,不到5天时间,通过线上平台销售至全国15个省份,且今年预售时间与去年相比提前约15天,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左右。”

在黔南,处处弥漫着茶香的气息,生态茶乡秀美如画。黔南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的主抓手,依托品牌经营乡村,促进“以茶兴城、以茶兴旅”产城景互动融合,成功打造百里毛尖长廊、都匀螺丝壳等10余条茶旅、融合示范带。在都匀市螺丝壳茶山上,吃茶宴、住茶山、游茶园、体验制茶是时下广大游客向往的度假体验,“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也成为现实。2019 年,都匀市茶旅融合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茶旅综合收入突破2 亿元。

黔南大地,161.8万亩茶园绿意盎然,茶产业成为全州生态、经济、社会、脱贫效应叠

加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包保脱贫模式,建立了贫困户与茶企利益联结机制,由政府出资帮扶,群众以土地劳力等入股,参与企业获利分红。截止2020年4月底,全州茶产业覆盖贫困户12415户,覆盖贫困人口46150人,贫困户通过利益联结及茶叶基地就业务工带动人均收入1431.9元。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

2020年7月13日 16:47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