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翠茗】乡村共富工坊,成就家门口的增收梦

“茶园还是原来的茶园,收入翻倍都不止。”这几天,62岁的岭南乡龙山村农民梁林苗逢人便是满脸笑容,说是今年的春茶卖了好价钱。

龙山村全村438户农户,其中400多户有茶园。梁林苗家就有5亩多茶园,以前由于自己没什么销售渠道,也不善于包装和推销,所以每年都会把采下的青叶卖给收购商,这样一来在价钱上就没什么主动权,每年卖不到1万元。辛辛苦苦收入却不高,梁林苗提不起积极性来,家里茶园闲置了不少。

梁林苗的苦恼也曾是龙山村全村的苦恼。作为上虞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龙山村1000多亩茶山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出产的茶叶品质杠杠的。可由于茶农们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加工技术、定价等没有统一标准,品种又单一,好茶总是卖不上好价钱。

去年开始事情有了转机。从去年8月底开始,上虞区以党组织党建联建为纽带,汇聚集成资源要素为导向,合力建设“共富工坊”,着力探索“组织助富、党员带富、产业兴富、农民致富”的共同富裕新路径。

去年底,上虞区在全省首推“共富工坊”专项公益基金,用于各地的“共富工坊”建设。 龙山村的“灵运红茶共富工坊”实实在在受了益,得到了基金的全额资助。

“利用这笔资金,赶在今年春茶上市前,我们建起了280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购买了一套自动炒茶设备,‘共富工坊’便正式运转了起来。”岭南乡党委委员金杭杰介绍,“灵运红茶共富工坊”有两种“共富模式”可供茶农选择,一种是“公司+茶农”,茶农把青叶子卖给工坊,由工坊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以便卖上好价钱;另一种在收取少量电费后,和村民共享自动炒茶设备,省钱省力的同时提高了附加值。

“灵运红茶共富工坊”炒制出来的红茶,在市场成了“香饽饽”。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阮兴祥客串“业务员”,一下子推销超过50公斤。“今年工坊统一制作的首批红茶约400公斤,每公斤卖出了1000元的价格。”龙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章柏会开心地说,这在以前,做梦也想不到。

同样的好事正在上虞区多个村庄发生。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共富工坊”118家,帮助村集体增收2012.8万元,带动就业11608人,人均年增收3.6万元。

(来源: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2023年6月1日 23:4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