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扶贫”【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色足迹⑥】

为守好“红色根脉”,赓续红色血脉,从今天起,“史志湖州”微信公众号推出“红色足迹”栏目,近期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刊发系列文章,忆峥嵘岁月,颂盛世华章,奋前行之志。

“白茶扶贫”:一片绿叶的“双向奔赴”

一封书信,纸短情长。

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秀美的村落,开启一场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追寻之旅。

「一」

在安吉溪龙乡,有一个小山村,叫黄杜村。改革开放初,山多地少的黄杜村是浙北山区出了名的贫困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是一个人均耕地还不足7分的穷山村,粮食产量低,农民收入少。村民宋昌美刚刚嫁到村里时,夫家买不起鱼,只好用木头刻了一条放进餐盆,算个大菜,图个菜头。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如何能使黄杜村脱贫致富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黄杜村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1981年,安吉县林科所工作人员刘益民、盛振乾在做茶叶普查时,在海拔700米的山顶上发现了新的野生茶叶物种,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安吉白茶。调查研究后他们发现,安吉县尤其是溪龙乡的土质、气候、温度、海拔等各方面都非常适宜白茶生长,建议当地政府推广种植。盛振乾还于1987年在黄杜村种下1.1亩茶苗,这便是黄杜村出产的第一批安吉白茶。随后,安吉县茶叶科研部门建议溪龙乡党委、政府推广种植安吉白茶,黄杜村也成为全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吃螃蟹”的过程并不那么顺利。1995年,溪龙乡决定建设千亩白茶基地。然而应者寥寥,虽然农业专家一致认为黄杜村适合种植安吉白茶,但是茶树从种植到产出需要3—5年,后续销路也是问题,因此任凭乡干部跑断腿、说破嘴,老百姓仍无动于衷。

村民不看好,怎么办?“没钱买茶苗,乡政府就给补贴;不懂技术,便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请来专家手把手教。只要来参加培训,每人每天还有十块钱的补贴。”

一时间,村民的种茶热情被点燃,从不愿种到一村一户抢着种。到2002年底,黄杜村的白茶面积达到5200亩,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不足1000元一下子增加到了7000多元。白茶产业迅速发展,溪龙乡逐渐成为安吉白茶的主产区、名茶区和原产地,并获得“安吉白茶第一乡”的称号。黄杜村一举脱贫致富,成为富裕村。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黄杜村考察,给予安吉白茶“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高度评价,这大大激发了黄杜村村民种茶致富的动力。

数年来,凭着这股山里人的韧劲,黄杜村村民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黄杜村经营茶园面积5万亩,年产值4亿元,人均收入达4.9万元。

黄杜村

「二」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黄杜村也因“这片叶子”成为了浙江省发展茶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黄杜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做大、做强、做精安吉白茶产业,实现了党建飘“红”、产业透“绿”,百姓增“金”,民生添“彩”。

白茶种植在黄杜村取得成功之后,在安吉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白茶种植在全县推广。通过持续的政策性扶持、提供白茶种植贷款、建设多个白茶交易市场等措施,安吉县白茶产业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安吉标志。

中国白茶看安吉,安吉白茶看黄杜。作为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区,如今的黄杜村享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的美誉,并建有国家级生态白茶基地,曾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高质量就业村等。

为进一步拓宽销售路径、拓展客源,黄杜村村民紧跟时代潮流,在各大电商平台开网店、卖茶叶。同时,青年返乡创业为该村的白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们在茶园里进行抖音直播带货,收益达1700多万元。

黄杜村茶园

「三」

“我们富起来了,也要带领贫困地区的百姓一起致富。”黄杜村党总支书记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富裕起来的黄杜村,从未忘记党的恩情,也从未忘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梦。

时间回到2018年,黄杜村20名党员提出要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并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汇报这个情况。很短的时间内,1500万株茶苗就全部认领完毕。黄杜村的举动,得到整个安吉县的响应,其它乡镇茶农也提出向贫困地区捐赠茶苗。

白茶对土壤、气候等要求比较高。自捐赠茶苗起,黄杜村先后派出“白叶1号”导师帮带团143批813人次,克服山高路远、水土不服等困难,赴受捐地手把手、面对面地教,解决各种茶苗种植技术问题;分批次组织受捐地技术骨干去茶山、茶企、茶市实地集中培训,为受捐地培养了一大批“带不走”的本土专家。2018年以来,累计向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五县捐赠茶苗3535万株,种植面积达8974亩,带动了受捐地自发扩种超3万亩,惠及受捐地3146户11332人,促使大批外出打工村民回乡创业就业。


现场指导白茶种植技术

「四」

黄杜村的白茶扶贫,不仅是我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的一个缩影,更是精准扶贫的典型事例,是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有效途径。

黄杜村白茶扶贫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行动,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黄杜村村民们的勤劳与智慧,看到了他们对党的忠诚与感恩,看到了他们对共同富裕梦想的执着追求。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也是一段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力量。

(来源:史志湖州)

2024年10月8日 10:0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