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升级 | 色选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实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茶叶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推动茶产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链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色选机是现代茶叶加工流程中的关键设备,对茶叶精制加工和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以捷迅色选机为例,介绍色选技术在鲜叶采摘分级、毛茶梗片分离、精制分选分级、末端除杂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提升品质控制能力

1、鲜叶分选:鲜叶采摘后,鲜叶质选机能够对鲜叶中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老叶、杂质等做精准分级,解决鲜叶分级困难,杀青不匀等问题,降低干茶破碎率,从而保证茶叶外形、口感的一致性,为后续加工提供标准化的原料。


▲ 捷迅鲜叶质选机分选

2、梗片分选:在毛茶加工阶段,色选机通过高分辨率摄像头(捷迅鹰眼相机3.0)和AI大数据分析,对茶叶中的梗、片、叶进行高效区分,做到片中无梗、茶中无梗。

3、形选分级:茶叶中嫩芽与老叶的颜色差异可通过形选的嫩度进行分级,满足高端市场对“特级”“一级”茶叶的外观要求,同时能够对不同茶叶进行大小、长短、粗细的分选,保持条索一致性,提升溢价空间。


▲ 茶叶通过色选机进行嫩度分级

4、异物除杂:红外色选技术能快速识别茶叶中的异色颗粒(如黄叶、焦叶)、非茶物质(石子、金属、塑料)或霉变叶片,确保成品茶色泽均匀、纯净。异物除杂产线以高端红外色选机为核心,配合轻飘物色选、X光机、磁选机等除杂设备,有效降低了异物率。


▲ 捷迅异物除杂产线方案


▲ 非茶类恶性杂质剔除

(二) 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成本

1、色选单机替代人工拣剔:传统人工拣剔每人每天处理约10~30千克茶叶,而色选机每小时可处理1200千克以上,效率提升50倍以上,人工成本降低70%~90%。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使用色选机后,精准剔除瑕疵品,茶叶成品良率从82%提升至98%以上,年节省原料成本超百万元。

2、智能生产线提升制茶效率:智能化生产线的出现实现标准化制茶及分选工艺,极大带动制茶效率的提升。以四川省筠连县筠连茶业为例,日生产干茶40吨,带动周边近万户茶农增收致富。


▲ 筠连茶业标准化精制生产车间

(三)保障食品安全

1、异物防控:茶叶出口安全标准日益严苛,对加工过程中异类杂质的控制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捷迅色选技术可检测出0.5毫米以上的微小杂质,包括金属、塑料、毛发、虫卵等,避免了茶叶因欧盟EC1881/2006等法规要求的异物含量超标而导致的投诉及退货风险。

▲ 捷迅光电研发针对剔除散茶中高密度异物X光机

2、霉变检测:通过近红外光谱识别霉变茶叶,降低黄曲霉毒素等风险,从而满足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的预防性控制要求。


▲ 八马茶叶精制除杂无尘化车间

(四)推动产品创新与附加值

1、花茶生产中,在窨花提香后,通过色选技术去花留茶,可有效提升鲜花利用率及茶叶风味品质。

2、抹茶生产中使用色选技术分离深绿与浅绿茶片,对抹茶进行级别区分,确保颜色一致性。

3、白茶生产中,色选技术可以有效区分银毫与叶片,方便产品分级和后续的拼配。

▲ 特色茶饮开发

(五)增强出口茶国际竞争力

色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能确保茶叶品质的稳定与提升,还能帮助茶企加强与国际消费市场的对接,了解不同地区的客户偏好,进行定制化生产。例如安溪铁观音,使用色选机完成了颜色分级与梗片分离,满足了日本市场对“深蒸茶”的特定色泽需求。肯尼亚CTC红茶出口商通过色选机将杂质含量从0.3%降至0.05%,达到了ISO 3720红茶标准,成功打入英国高端市场。


▲ 斯里兰卡总统为捷迅光电颁发茶产业领域“最佳贡献奖”(2016年)

色选机作为现代茶叶加工的核心装备,正深刻推动着茶产业向智能化、标准化转型。色选技术能有效控制成本、显著提升茶叶质量,满足国际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展望未来,高光谱成像、AI云控产线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精进色选机的精度与效率,使其成为驱动茶叶品质创新的关键力量,引领茶产业步入一个品质更高、效益更优、发展更快的新时代。

(来源: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林)

2025年3月18日 16:13
浏览量:0
收藏